孙复

孙复(992年-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北宋初学者泰山五贤之首,《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的第49代孙,官至殿中丞,卒后葬于东平[1-2]

孙复早年家境贫寒,但学习不辍,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没能考中,退居泰山讲学,世称泰山先生。庆历二年(1042年),他在范仲淹的推荐下踏入仕途,任国事监直讲,后曾任殿中丞。他与石介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排斥佛老,抨击祸福报应学说。嘉佑二年(1057年),孙复去世,宋仁宗赐钱治丧,欧阳修为之撰写了墓志铭。孙复与石介、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1-2]

孙复治《春秋》,著有《春秋尊王发微》12卷、《睢阳子》10卷、《春秋总论》3卷[1]

欧阳修在评价孙复时说:“先生治春秋,不惑传注,不为曲说以乱经。其言简易,明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之本义为多。”[3]

基本信息

别名泰山先生

民族汉人

出生日期992年(壬辰年)

逝世日期1057年(丁酉年)

出生地晋州平阳

代表作品易说、春秋尊王发微

身份理学家、教育家

主要成就教育
经学

本名孙复

字号字明复、号富春

朝代北宋

所属派系儒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