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944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
吕蒙正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被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其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后来因病回到洛阳。有名望,直言敢谏。善于了解别人,在髫龄认识富弼,在真宗时推荐侄吕夷简,后来都成了名相。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去世,终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1]。
吕蒙正著有《尹洛日作》《行经鸿沟》《题阙里》等[1]。
中文名吕蒙正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944年
逝世日期1011年
出生地河南洛阳
身份宰相[2]、太子太师、官员
主要成就状元夺魁
字圣功
谥号文穆
所处时代北宋
爵位许国公
追赠中书令
子女儿子吕从简(国子博士)、吕惟简(太子中舍)、吕承简(司门员外郎)、吕行简(比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