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一世

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us I,482年—565年)[1],又名查士丁尼大帝拜占廷帝国君主

查士丁尼一世出生于东罗马帝国色雷斯行省斯克普里,在公元527年8月即位,后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在公元565年去世,其征服地区大都丧失。

查士丁尼一世治下的拜占庭帝国如日中天,横扫整个意大利和地中海西部海岸,即将再现罗马帝国往日的荣光[2]。他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国法大全》),成为罗马法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

基本信息

中文名查士丁尼一世

外文名JustinianusI、ΦλάβιοςΠέτροςΣαββάτιοςΙουστινιανός(希腊文名)、Flavius Petrus SabbatiusIustinianus(拉丁文名)

别名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一世、优士丁尼、优帝一世

民族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或二者混血[3]

出生日期482年[1]

逝世日期565年[1]

出生地东罗马帝国达尔达尼亚行省陶里西乌姆村[4]

身份皇帝

主要成就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法典[4]
扩张东罗马帝国
整理罗马法
加强专制
发展商业
干预宗教
扶植文艺
征服西境

本名弗拉维乌斯·彼得鲁斯·萨巴提乌斯·查士丁尼亚努斯(Flavius Petrus Sabbatius Iustinianus)

所处时代古典时代晚期与中世纪早期[4]

原名弗拉维乌斯·彼得鲁斯·萨巴提乌斯[4]

信仰天主教

尊号奥古斯都

在位时间527年-565年[5]

主要作品新律[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