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愿
刘仁愿(?—?),字士元,雕阴郡大斌县(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匈奴族。唐朝时期将领,右骁卫大将军刘大俱之子,匈奴右贤王刘豹之后。
初以门荫,选为弘文馆学生,授右亲卫,负责保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果毅都尉。参与攻打高句丽,授上柱国、黎阳县公。跟随李勣攻打薛延陀,随程知节攻打阿史那贺鲁。唐高宗即位后,随邢国公苏定方灭亡百济,留守熊津都督府,镇压百济复国运动。
总章元年(668年),因在唐灭高句丽之战中贻误军机,被发配姚州,不知所终[1]。
刘仁愿(?—?),字士元,雕阴郡大斌县(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匈奴族。唐朝时期将领,右骁卫大将军刘大俱之子,匈奴右贤王刘豹之后。
初以门荫,选为弘文馆学生,授右亲卫,负责保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果毅都尉。参与攻打高句丽,授上柱国、黎阳县公。跟随李勣攻打薛延陀,随程知节攻打阿史那贺鲁。唐高宗即位后,随邢国公苏定方灭亡百济,留守熊津都督府,镇压百济复国运动。
总章元年(668年),因在唐灭高句丽之战中贻误军机,被发配姚州,不知所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