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3
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战争。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功臣宿将、各路诸侯共18个王。分封不久,手握重兵而未封王的田荣率先起兵造反,在东方燃起战火。被封为汉王的刘邦借机出兵巴蜀,夺取关中,进而东向,与项羽争雄,一度攻破项羽的都城彭城,史称彭城之战[1]。公元前205年5月-公元前203年8月,双方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展开了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战,史称成皋之战。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追击项羽,同年12月,十二月,刘邦与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师,经垓下之战,重创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获得最后胜利,楚汉战争结束,汉王朝建立[2-3]。
楚汉之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体现楚汉之争的电视剧作品有2004年播出的电视剧《楚汉骄雄》[4]、2006年播出的电视剧《楚汉风云》[5]、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楚汉传奇》[6]。
基本信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