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目人

元代人民的四种位阶之一

色目人(「各色名目之人」)是元代时对来自中西亚、西亚洲、和欧洲的各民族的统称,也是元代人民的四种位阶之一,广义上的来讲,一切除蒙古、汉人、南人以外的西北民族都算是色目人。包括被蒙古人征服并带入大蒙古国的突厥人、粟特人、吐蕃人、党项人、契丹人波斯人花拉子模人)、阿拉伯人、犹太人、基督徒以及斯拉夫人等。其中中亚突厥人最高(人口最多),波斯人次之。

色目人后来经历蒙古人,畏兀儿与汉人大规模混血形成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的最早来源,并成为后来的回族。按照元朝的种群分类,在元代的社会阶层之中,色目人的地位在蒙古人之下,汉人和南人之上。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时,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率领千骑迎降,太祖以「赛典赤」称呼。元代重用色目人,入居汉地关中的色目人,多高官厚禄,钜贾大贾。

基本信息

中文名色目人

外文名Khwārazam、gari irgen(蒙古语)

解释中国元代时西北部突厥民族的统称

特指讲突厥语族各语支民族

时代元代[1]

地位蒙古人之下、汉人和南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