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7

河南省地级市

洛阳,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是河南省地级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位于河南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707.9万人[1]。据2023年11月官网显示,下辖7县7区、13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2家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2]。曾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3]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4]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5]。据2023年11月官网显示,洛阳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等矿产资源106种,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2];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675.2亿元[2]

截至2022年末,在科研方面,洛阳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51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09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8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个。在教育方面,洛阳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普通高中86所、普通初中323所;在医疗方面,洛阳市共有卫生机构4855个[1]

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居天下之中、处九州腹地,历史上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2]。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适于洛阳。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6]

截至2023年11月,洛阳共开通运营2条地铁线路[7]。据2023年11月官网显示,洛阳境内有陇海、焦柳、郑西高铁等铁路干线穿境而过;拥有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1处;共有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等5A级景区5家[8],4A级景区30家[2]。洛阳市花是牡丹[9]

基本信息

中文名洛阳

面积15230平方公里

外文名Luoyang

人口数量707.9万人(2022年常住人口)[1]

别名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国家/地区中国华中

人均生产总值80226元(2022年)[1]

下辖地区7县7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10]

高等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政府驻地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28号

电话区号(+86)0379

邮政编码471000

著名景点龙门石窟、白马寺、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龙潭大峡谷

地理位置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11]

机场洛阳北郊机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洛阳站、洛阳龙门站、洛阳东站

方言中原官话、洛阳话

车牌代码豫C

市花牡丹

坐标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

GDP5675.2亿元(2022年)[1]

市委书记江凌

主要民族汉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