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钢琴协奏曲

《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

《黄河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了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保卫黄河》是此曲中的高潮,为整部作品的第四乐章,其旋律素材来自于陕北民歌《东方红》,极具民族风格,这一旋律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胜利即将到来,民族仍有希望[1]

《黄河钢琴协奏曲》共有4个乐章[2]。1971年,中国舞剧团前往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三国进行巡演,《黄河钢琴协奏曲》第一次跨出国门。1975年,殷承宗与中央乐团应邀赴日巡回演出,日方特别提出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的要求[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黄河钢琴协奏曲

谱曲冼星海

编曲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许斐星

音乐风格古典

首演时间1970年5月1日

器乐题材协奏曲

取材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

地位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语言国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