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

中国翻译家、诗人

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1]

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基本信息

中文名冯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5年9月17日

逝世日期1993年2月22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

籍贯河北涿州

代表作品昨日之歌伍子胥十四行集、山水

职业翻译家、诗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代诗人、学者

主要成就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开创中国新诗体
提出“洋为中用”的治学方法

笔名琲琲、CP、鸟影、鼎室、F

治学方法洋为中用

学风特点严谨求真

父亲冯文澍

配偶姚可昆

原名冯承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