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鼻天鹅(拉丁学名:Cygnus olorGmelin, 1789),别名为赤嘴天鹅、瘤鹄[1],是鸟纲鸭科天鹅属大型游禽。
疣鼻天鹅体长1.2~1.5米,体重6.75~10千克,脖颈细长,前额有一块瘤疣的突起,全身羽毛洁白,颈部弯曲而略似 "S"形,嘴基有明显的球块,雄性较大,雌性不很发达,眼深棕色,嘴橙黄色,基部和球块黑色脚趾和蹼灰黑色。它主要栖息在水草丰盛的开阔湖泊、河湾、水塘、水库、海湾、沼泽和水流缓慢的河流及其岸边等地。它分布于欧洲、北非、亚洲中部与南部,在不列颠群岛、欧洲中北部和亚洲中北部亦有繁殖。
疣鼻天鹅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
中文学名疣鼻天鹅
目雁形目
拉丁学名Cygnus olor Gmelin, 1789
别称瘤鼻天鹅、哑音天鹅、赤嘴天鹅、瘤鹄、亮天鹅、丹鹄
科鸭科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属天鹅属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种疣鼻天鹅
亚纲今鸟亚纲
亚种无亚种[3]
英文名Mute Swan
命名者及年代Gmelin, 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