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
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
淅川县,古称丹阳,隶属河南省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与陕西省、湖北省相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延伸,西北高东南低,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中部、东南部为岗坡丘陵,地形十分复杂。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1]。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较多,数量可观[2]。截至2022年2月,全县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464个村(社区)[3],截至2022年,公安户籍人数716953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45052万元[4]。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3]。
截至2022年末,全县有小学117所,初中2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高中8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学校4所。拥有卫生系统有卫生机构26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省星创天地6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4]。
尧舜时,淅川是舜的儿子丹朱的封地。秦朝时,秦始皇26年设置丹水县,县治今淅川寺湾镇。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刘欣继位,改顺阳县为博山县;东汉设立顺阳县。东晋更名为顺阳郡。后改称淅川县。1948年5月,淅川解放后,成立淅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属豫西行署第六专员公署。1949年3月,改为淅川县人民政府。1956年1月,改为淅川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5月,改称淅川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5月,恢复淅川县人民政府。1994年7月,属南阳市人民政府至今[5]。拥有丹江、驻马山、法海寺等景点[6]。
基本信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