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战争(1868年-1869年),别名鸟羽·伏见之战,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内战,因1868年是农历戊辰年,故称“戊辰战争”[1]。
1868年1月27日,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激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天皇军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于1868年5月3日交出江户城,至11月初平定东北地区叛乱诸藩。1869年春,天皇军出征北海道,于6月27日攻下幕府残余势力盘踞的最后据点五棱郭(在函馆市),戊辰战争结束,天皇回到权力中心[2]。
参战方倒幕派军队、幕府军
参战方兵力天皇军5000人、幕府军1.5万人
主要指挥官明治天皇、西乡隆盛、德川庆喜、竹中重固
结果天皇军队获胜(新政府军)
结束时间1869年6月27日
中文名戊辰战争
发生时间1868年[3]
发生地点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