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

旋花科番薯属植物

牵牛(拉丁学名:Ipomoeanil(L.) Roth),俗名牵牛花、喇叭花、大牵牛花等。因朝开午谢,又被称为朝颜、勤娘子,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牵牛株长2-5米,茎有短柔毛和长硬毛;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3裂或5裂,侧裂片短且三角形;花腋生,蓝紫色或紫红色,漏斗状;果实为近球形蒴果,3瓣裂;种子卵状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黄色,有短绒毛。花果期7-10月。其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它生长于海拔100-1600米的多种环境中,喜温暖通风、阳光充足的条件,适宜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中生长。

牵牛成活率高、繁殖容易、收效快,栽培管理简便且成本低,能增强园林景观功能,提高立体绿化效果,观赏期长。牵牛的茎、叶、花都含有一定的毒性,应避免食用;其种子为中药材牵牛子,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之功效[1]

基本信息

拉丁学名Ipomoea nil (L.) Roth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木兰纲(Magnoliopsida)

亚纲蔷薇亚纲(Rosidae)

超目菊超目(Asteranae)

茄目(Solanales)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番薯属(Ipomoea)

牵牛(Ipomoea nil)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