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公元前435年),本名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南武城(或山东嘉祥县[1];或平邑县郑城镇人),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被后世尊奉为“宗圣”。
曾子其主张修齐治平、内省慎独、以孝为本的儒家思想,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他曾教授过孟子的师父子思,是上承孔子,下启孟学之人。公元前435年病逝,享年71岁。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并著写了《大学》《孝经》等作品。
中文名曾参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505年10月12日
逝世日期435年
出生地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
代表作品论语[2]、大学、孝经、曾子十篇
身份思想家
主要成就著书立说进一步推动儒学发展
字子舆
所处时代春秋末年[3]
别称曾子、宗圣
人物关系曾点(父亲)[4]
配偶公羊氏
老师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