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成
明代思想家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江苏无锡人,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1]。
顾宪成于万历八年考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改吏部,补验封主事。万历十五年(1587)大计京官忤权贵,谪桂阳州判官。累迁处州推官、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上疏反对三王并封。万历二十一年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次年忤旨削籍归。后与弟弟顾允成修复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被称为“东林党”,顾宪成被人尊称“东林先生”。万历三十六年起为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万历三十八年因荐李三才入阁,被劾。病卒于家[2]。顾宪成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又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
顾宪成著有《顾端文遗书》等作品。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写过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3]
基本信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