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倭乱

1592年—1598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

壬辰倭乱,别称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朝鲜之役等,是指明朝万历年间1592年-1598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1]

1592年,朝鲜宣祖统治末期。日本丰臣秀吉正在进行势力范围扩张,妄图称霸东亚,遂发动了前后持续近七年的壬辰倭乱。中国出于宗主国责任,遣众将领率东征将士援助朝鲜,最终取得了胜利[1]。壬辰倭乱包括两次战争,第一次是在1592年4月-1593年7月,以中日议和结束;第二次是在1597年,丰臣秀吉企图率军再次入侵朝鲜半岛,史称丁酉再乱,但第二年即1598年,丰臣秀吉暴死,日军不得不撤军[2-3]

基本信息

参战方中国(明朝)、朝鲜(李氏王朝)、日本丰臣政权

参战方兵力明朝4万人(第一次)、朝鲜无统计(第一次)、日本15万人(第一次)、明朝 初期4万-后期8万人(第二次)、朝鲜无统计(第二次)、日军 14万人(第二次)

伤亡情况明军伤亡3万、日军伤亡约8万、朝鲜军队未统计

地点朝鲜半岛

主要指挥官李如松麻贵、李舜臣、陈璘、小西行长、黑田长政、邢玠、丰臣秀吉、权栗、宇喜多秀家、加藤清正、藤堂高虎

结果明、朝鲜联军胜利后展开议和(第一次)、日军撤退(第二次)

主要战役平壤之战 碧蹄馆之战 露梁海战

主要影响日朝断绝邦交 丰臣统治力减弱、朝鲜数十万人口被日本掳掠、丰臣统治力减弱、建州女真崛起

结局日军战败撤兵、中朝胜利

名称万历朝鲜战争(中)、壬辰倭乱(朝)、文禄・庆长之役(日)

中文名壬辰倭乱

发生时间1592年4月(第一次)

第二次发生时间1597年2月

结束时间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12月(第二次)

发生地点朝鲜半岛及附近海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