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处之

泰然处之,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例句为“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

该词语可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出自《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中的“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该词语的近义词为泰然自若、镇定自如,反义词为忐忑不安、六神无主、惊惶失措。[1]

基本信息

中文名泰然处之

外文名unruffled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拼音tài rán chǔ zhī

注音ㄊㄞˋ ㄖㄢˊ ㄔㄨˇ ㄓ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