榉树
2

榆科榉属植物

榉树(jǔ shù)(拉丁学名:Zelkovaserrata(Thunb.)Makino),别名光叶榉,鸡油树,光光榆,马柳光树,是榆科榉属植物[1-2],为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榉树高达30米,树皮灰白色或褐灰色。叶薄纸质至厚纸质,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柄粗短,被短柔毛。雄花具极短的梗雌花近无梗。核果几乎无梗,淡绿色,斜卵状圆锥形,上面偏斜,凹陷。花期4月,果期9到11月。生于河谷溪边疏林中,分布于辽宁、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在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2]

榉树皮和叶供药用。据《名医别录》记载:“榉树皮煎服之夏日作饮去热。”《嘉佑补注本草》云:“榉树皮味苦无毒,下水气,止热痢,安胎主妊娠人腹痛。”又云:“叶冷无毒,治肿烂恶疮。”[2]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榉树

荨麻目

拉丁学名Zelkova serrata (Thunb.) Makino(Thunb)

别称光叶榉(中国树木分类学)、鸡油树(经济植物手册)

榆科

二名法Zelkova serrat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榉属

木兰纲

榉树

亚纲金缕梅亚纲

分布区域湖南、辽宁、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日本、朝鲜、贵州、台湾

濒危等级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英文名Waterelm

系统恩格勒系统1964

异名tarokoensis (Hayata) Li

30m

花期4月

果期10月

真核域[3]

亚科榆亚科

树高30米

海拔500-1900米

习性喜欢在湿润、肥沃的土壤里生长

生活型乔木

胸径100厘米

叶片形状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叶长2-9厘米

叶柄长4-9毫米

别名光叶榉(中国树木分类学)、鸡油树(经济植物手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