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1]),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把“浩然之气”视为人能够做到大义凛然、在压力和诱惑之下都不动心的内在根据[2]。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名言有“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等[3-4]。
中文名孟子
外文名Mencius
民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一说约前385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一说约前304年)
出生地邹国(今山东邹城)
代表作品孟子
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5]
本名孟轲
所处时代战国时期
字号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尊称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