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

清朝名臣

刘统勋(1699—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清朝名臣纪晓岚的恩师,与其子大学士刘墉、孙吏部尚书刘镮(huán)之葬故乡诸城白家庄祖坟[1-2]

刘统勋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3],选庶吉士,任政府要职,由编修入值南书房,深受雍正皇帝的信任,迁左庶子,主持过湖北、河南的乡试,充任上书房师傅,官至詹事府詹事。乾隆皇帝继位后,刘统勋再受宠信,升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左都御史,曾因参奏大学士张廷玉、尚书公讷亲而名闻朝野,是乾隆帝股肱之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典会试,并受命查办云贵总督恒文压价购置金炉案、山西布政使蒋洲侵蚀在册钱粮案,均令乾隆很满意,加太子太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再典会试,拜东阁大学士,兼管礼、兵二部,主持河南杨桥漫工工程、江南高宝河工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三月,兼任首席军机大臣,充《四库全书》正总裁。1773年,猝逝于上朝途中,追授太傅,谥号文正,成为清朝大臣中初殁即得谥“文正”的第一人[2]

刘统勋平生善诗文、书法,其“书法承旨,笔意清刚”,亦著有《刘文正公集》[4-5]

刘统勋清廉正直,不结朋党,深得乾隆皇帝信赖,被乾隆帝称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尤其擅长海塘工程与治水之术。其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他曾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受命勘察疏通运河,前后督修河道三十余年,修撰了《西域图志》[2]

基本信息

中文名刘统勋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700年2月11日[2]

逝世日期1773年12月29日[6]

出生地陕西羌州

代表作品文正公诗集

身份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主要成就督修河道、治理水患
惩治贪官污吏、兴利除弊

延清

尔钝

谥号文正

所处时代清朝

儿子刘墉

祖籍江苏丰县

官职内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

籍贯山东诸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