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座
7

天文学术语

狮子座(拉丁语:Leo,天文符号:♌)是黄道带星座之一,面积946.96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2.296%,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十二位[1]

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每年仲夏季太阳移到狮子座天区时,尼罗河的河谷就有大量狮子从沙漠中聚集乘凉喝水,狮子座因此得名。在中国,狮子座被喻为黄帝之神,称为轩辕[1]

狮子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52颗,最亮星为轩辕十四(狮子座α),视星等为1.35,象征着狮子的心脏,在古代被授予“航海九星之一”的称号。轩辕十四、轩辕十三、轩辕十二等六颗恒星由南向北组成了“镰刀”(或反写的问号)结构,代表了狮子的头、颈及鬃毛部分。每年3月1日子夜狮子座中心经过上中天[1]

狮子座β星五帝座一是一颗星等为2.1等的白色恒星,也是一颗变星,其与牧夫座的大角星及室女座的角宿一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称为“春季大三角”。而这三颗恒星和猎犬座的常陈一又组成“春季大钻石[1]。平均每33-34年,狮子座流星雨就会出现一次高峰期,流星数目可超每小时数千颗,形成流星暴[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狮子座

亮星数目3

外文名Leo

最亮星轩辕十四(α Leo)

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

赤经11 h

邻接星座巨蟹座、室女座、大熊座、长蛇座、巨爵座、后发座、小狮座、六分仪座

赤纬+15

最佳观测时间4月

面积947平方度

最佳观测纬度+90°和−65°之间

面积排名12

拉丁名Leonis

最亮星视星1.4等

完全可见区域82°N-57°S

位置后发座的银河系北极方向附近

命名由来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