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

荀爽(128年-190年),字慈明,一名谞。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尚书令荀彧之叔,名士荀淑第六子。

荀爽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水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荀爽见董卓残暴,与司徒王允谋除董卓,但在举事前病卒。荀爽之侄荀彧任尚书令后,派人迎回荀爽的棺椁,将他重新安葬[1]

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被时人称为“荀氏八龙”。荀爽排名第六位,但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

基本信息

中文名荀爽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128年

逝世日期190年

出生地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

代表作品礼、易传、诗传

身份官员

主要成就研究易学

硕儒

朝代东汉

别名(字)慈明、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