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昭陵,俗称北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
截至2020年8月27日,清昭陵有古建筑38座(组)[1]。陵寝遵循“前朝后寝”的布局,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为前部,正红门到方城为中部,神道两侧有石兽、华表对称排列,中间有为颂扬墓主而建的碑亭,竖有“昭陵神功圣德碑”。后部是方城和宝城,是陵寝的主体。方城有主殿和多座配殿,隆恩殿是其主体建筑,隆恩殿之后是宝顶(一座大土丘),底下是地宫[2]。
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清昭陵作为清朝兴起之初营造技术水平的代表建筑,是皇陵建筑中满汉文化融合的典型范例[1]。
中文名清昭陵
景点级别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
外文名Zhao Mausoleum
代表景点碑亭、明楼、隆恩殿、神道、宝顶
所属国家中国
景区类型古代帝王陵墓建筑
门票价格旺季:40元;淡季:20元[3]
开放时间8:00-17:00[3]
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
所属城市辽宁省沈阳市
地理位置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2号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61-6
荣誉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