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

北齐文襄帝

高澄(521年—549年),字子惠,祖籍渤海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生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东魏权臣政治家军事家北齐王朝奠基人之一,神武帝高欢嫡长子,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葬于峻成陵

高澄聪慧过人,严明有大略,具备政治天赋,深得父亲喜爱。东魏建立后,先后为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京畿大都督、吏部尚书等职。天平三年(536年),十五岁入朝辅政,拜大将军,封渤海王。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制定法律等手段,确立了权威。高欢死后,继任大丞相,坐镇晋阳。后击溃叛将侯景,以反间计扰乱南梁,收复河南,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对家族地位的巩固,东魏向北齐的政权过渡贡献巨大。武定七年(549年),完成夺取东魏皇位的准备工作,受禅前夕为膳奴兰京所刺杀,年仅29岁。高洋建立北齐之后,追谥其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1]

基本信息

中文名高澄

国籍中国

民族鲜卑化汉人

出生日期521年

逝世日期549年

出生地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

主要成就改革官员选举制度
整顿吏治
平侯景叛乱
吞并两淮
收复颍川

谥号文襄皇帝

字号字子惠[2]

庙号世宗

朝代东魏

陵墓位置峻成陵

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