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758年-815年),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1]。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曾两度拜相[2]。赠司徒,谥忠愍。
进士及第后封华原县令。德宗仰慕其才,拜比部元外郎,累擢御史中丞。王叔欲与之交,元衡拒不接受。顺宗立,拜太子右庶子。宪宗立,于元和二年(807),拜门下侍郎[1]。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后曾两度拜相,对藩镇割据态度强硬,最后被刺身亡[2]。
有《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中文名武元衡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758年
逝世日期815年
出生地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代表作品临淮集、春兴、赠道者
身份唐朝时期诗人、政治家
主要成就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
字伯苍
谥号忠愍[3]
所处时代唐朝
字号伯苍
官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追赠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