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8

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

墨子(说法一:公元前476年—公元前390年,说法二: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0年)[1],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2-3]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2]。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鬼明”“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他创立了墨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科圣”,他的代表作有《墨子》《墨经》,其中《墨子》一书由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器语录编成[2-3]

基本信息

中文名墨子

国籍中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476年(一说是公元前480年)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390年(一说是公元前420年)

出生地宋国(一说鲁阳、一说滕国)

代表作品墨子、墨经

身份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创立墨家学派[4]
被后世尊称为“科圣”

本名墨翟

所处时代东周

族群宋国目夷后代

典故墨子泣丝、墨守成规、快马寓人、墨家三分、墨子收徒

陵墓位置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村

配偶吴尹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