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

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又名折耳根、鱼鳞草、臭草,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而得名[1]

鱼腥草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其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其常生长于沟旁、溪边、田埂、背阴山坡及湿地草丛中,每年夏秋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除去杂质、残根,洗净,晒干或鲜用[2],主要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鱼腥草含有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灰分、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很好的抗辐射和抗空气污染作用[3]。鱼腥草性寒,脾胃虚寒及风寒感冒者最好不食[2]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蕺菜

胡椒目

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三白草科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蕺菜属

木兰纲

蕺菜

亚纲木兰亚纲

分布区域中国长江流域以南

主要用药禁忌无禁忌

主要适用症肺痈吐脓、痰热喘咳、清热解毒

中文名鱼腥草

拼音yú xīng cǎo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运动员慎用非慎用

药品名称鱼腥草

剂型水煎、捣汁服、外用适量

外文名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

用法用量15~25g

贮藏置干燥处

不良反应腹泻

是否处方药非处方药

是否纳入医保未纳入

别称岑草、侧耳根、猪鼻孔、九节莲、折耳根、臭腥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