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诰

董诰(1740年-1818年),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浙江富阳(今杭州市富阳区)人。清代官员,书画家[1]

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24岁中举,隔年会试,名列一甲第三,得中探花,乾隆皇帝将其改为二甲第一,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后来,董诰成为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1]。董诰卒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终年七十九岁。董诰死后六天,嘉庆皇帝亲自拨款建立“董公祠”。

嘉庆皇帝为董诰所写哀诗中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

基本信息

中文名董诰

别名字雅伦、西京、号蔗林、柘林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740年

逝世日期1818年

出生地浙江富阳

身份书画家

主要成就主持编纂《全唐文》

谥号文恭

朝代清朝

官职文华殿大学士

头衔太子太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