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祥

贺兰祥(514年-562年),字盛乐,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宇文泰之甥。祖先以良家子身份镇守武川。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封凉国公。隋朝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当了皇帝(隋文帝)后,追赠贺兰祥上柱国。[1]

贺兰祥11岁时父母双亡。“六镇”起义后,跟随宇文护母亲经历战乱,辗转住到晋阳,与宇文护同窗就学。虽然还是少年,但“有胆气志在立功”。17岁任威烈将军,随军征讨侯莫陈悦。打潼关,战河桥,擒东魏将,参加了邙山战役,位进骠骑大将军加侍中。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西魏建六官时,贺兰祥任大将军、尚书左仆射等职。北周保定二年(562年)去世。[1]

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贺兰祥都督荆州等12州军事。上任后推行仁政,因此民生安定。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贺兰祥奉命修筑泾水渭水一带毁坏的渠堰。他建成富平堰,开渠引水,使不少农民得到灌溉的便利。[1]

基本信息

中文名贺兰祥

国籍中国(北魏→西魏→北周)

民族鲜卑族

出生日期515年

逝世日期562年

出生地代郡武川

身份将领

主要成就西魏府兵十二大将军参加两魏邙山之战

谥号

爵位抚夷县伯→凉国公

官至柱国、大司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