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是汉语成语,形容人惊恐疑惧到了极点,以致自相惊扰。例句有“这些罪犯从狱中逃出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每天都心惊胆战地过日子。”[1-2]
成语出自唐代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是贬义词。
风声鹤唳近义词有土崩瓦解、溃不成军、草木皆兵等,反义词有风平浪静、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中文名风声鹤唳
外文名A fleeing army's suspicion of danger at the slightest sound
近义词草木皆兵、弓杯蛇影
词语结构联合式
简拼fshl
感情色彩贬义词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出处晋书·列传
繁体字形風聲鶴唳
反义词风平浪静、所向无敌
释义形容惊慌失措 、自相惊忧
注音ㄈㄥ ㄕㄥ ㄏㄜˋ ㄌ一ˋ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