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59年—124年[1]),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杨奉的父亲[2]。
杨震少时师从太常桓郁,随其研习《欧阳尚书》。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杨震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任用,又被推荐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元初四年(117年),入朝为太仆,任太常。永宁元年(120年),升为司徒。延光二年(123年),代刘恺为太尉。他为官正直,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因而为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延光三年(124年),被罢免。又被遣返回乡,途中服毒而死。汉顺帝继位后,下诏为其平反。
中文名杨震
别名四知先生、关西孔子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59年[3]
逝世日期124年
出生地弘农华阴
代表作品上疏请出乳母王圣、谏为王圣修第疏、因地震复上疏
身份隐士杨宝之子[4]
主要成就屡谏安帝嫉恶如仇
字伯起[2]
所处时代东汉
陵墓渭河岸边高桥乡亭东村西北杨震墓
逝世地洛阳城西几阳亭[2]
官职太尉
典故暮夜却金
家世弘农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