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
28

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锐(1857年—1898年9月28日),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干将、“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锐早年入张之洞幕府,成为张之洞钟爱的五大弟子之一。张之洞上呈朝廷的奏疏与重要文献,大多出自杨锐之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杨锐带头参加“公车上书”,又同文廷式康有为等十八人组织“强学会”,一度得到翁同龢张之洞等高官的支持。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创立“蜀学会”,参与著名的戊戌变法,与谭嗣同林旭刘光第同参新政,成为光绪的亲信,四人并称为“军机四卿”。同年9月28日被处斩于菜市口,年仅41岁[1]

杨锐遗著有《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在杨锐的家乡四川绵竹,绵竹人民公园内修建了杨锐广场,立有杨锐的汉白玉雕像[2]

基本信息

中文名杨锐

外文名Yangrui

别名杨叔峤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57年

逝世日期1898年9月28日

出生地四川绵竹

毕业院校尊经书院

代表作品杨叔峤文集

主要成就参与发起强学会,创立蜀学会,参与戊戌变法
协编《大清会典》,书成后晋升内阁侍读

恩师张之洞

兄弟杨聪

子女楊慶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