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3

以黄帝名字命名的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由多人完成,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1]

该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2]

该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2]

基本信息

中文名黄帝内经

别名内经

类别医学

内容灵枢、素问

创作年代先秦至汉[3]

主要荣誉中医四大经典之首
医学之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4]

文学体裁医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