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5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史记》开创了史书的纪传体,堪称第一部中国通史。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葬于现韩城市芝川镇东南高岗上[1-4]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司马迁20岁,即怀着考察史迹的壮志,开始了游历生活。历经长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黄河等流域,沿途考察名胜古迹,访问历史遗事,调查社会风俗。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奉命出使西南,到达现在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代表朝廷对这些地区进行安抚。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任父职,做了太史令,开始修撰《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败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下狱,遭受宫刑。公元前96年,被赦出狱,为中书令。他继续著史籍,经10余年的艰苦努力,完成《史记》巨著[3-4]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五个部分。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条]

基本信息

中文名司马迁

别名太史公、史迁

国籍中国(西汉)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145年

出生地龙门(夏阳即今陕西韩城,另说今山西河津)

代表作品史记报任少卿书

身份太史令

主要成就编著《史记》
开创纪传体史学

子长

所处时代西汉

陵墓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南

儿子司马临、司马观

历史地位史学家[5]、文学家、思想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