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

河南省省会

郑州,别名商都、绿城,河南省省会,是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中华腹地,1928年3月建市。1954年10月成为河南省会,辖6区5市1县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功能区和郑东新区。全市总面积7567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744.15平方公里,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342.11平方公里[1]。2022年郑州市完成生产总值12934.7亿元[2]。截至2023年末,郑州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300.8万人,较上年增加18万人[3]

截至2022年末,郑州有普通高等学校68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03所、普通高中137所、普通初中422所、普通小学981所。郑州共有卫生机构6067个,其中医院29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04个、卫生院94个、村卫生室2669个、妇幼保健院(所)1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6个[2]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区。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金贞祐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4]

郑州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众多,自然山水资源丰富。有“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寺,全球闻名的少林功夫;有“五代同堂”的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有海内外华人的精神家园轩辕黄帝故里;有饱览中华母亲河黄河风光的黄河文化公园;有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星台;有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中岳庙;有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有画像与壁画共美的打虎亭汉墓;有峡谷飞瀑环翠峪和风光旖旎的雁鸣湖等众多旅游胜地,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5]

基本信息

中文名郑州

面积7567平方公里

外文名Zhengzhou

人口数量1300.8万人(2023年常住人口)[3]

别名商都、绿城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地区生产总值12934.7亿元(2022年)[2]

国家/地区河南省

下辖地区6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1个县

高等学府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政府驻地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西路233号

电话区号(+86)0371

邮政编码450000

著名景点少林寺、天地之中、嵩山、黄帝故里、嵩阳书院、黄河风景名胜区等

地理位置黄河下游、华中地区、中华腹地[6]

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上街机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航空港站、郑州西站

方言中原官话-郑开片

车牌代码豫A、豫V

城市排名2018年11月、入选“2018中国地级小康城市100强”、排第37名

坐标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

行政代码410100

市委书记安伟[7]

城市象征市花:月季;市树:法桐

历史名人黄帝、韩非、杜甫、白居易

年平均气温15.6℃

市长庄建球(代理)[8]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