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2

中国历史大分裂时期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1]一共72年[2]

唐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晃接受唐哀帝“禅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府,占有中国北方大部地区,五代十国开始[1]。此后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这五个定都于中原地区的政权,被合称为“五代”。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荆南(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南方尚存的各割据政权,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汉灭亡,十国宣告结束[3]

五代皇帝有:朱温朱友贞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石敬瑭石重贵刘知远、刘承祐、郭威柴荣柴宗训[4]。十国皇帝有:王建、王衍、杨行密、杨渥、杨隆演、杨溥、马殷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王审知、王延均、王昶、王延义、王延政、李昪、李璟、李煜、高季兴、高从海、高保融、高保勗、高继冲、刘隐、刘岩、刘玢、刘晟、刘鋹、钱鏐、钱元瓘、钱佐、钱倧、钱俶、刘崇、刘钧、刘继恩、刘继元、孟知祥孟昶[5]。其中南唐烈祖指的是李昪[6]

五代十国除五代十国而外,还有许多小的政权和王国,李茂贞建立的岐国小王朝也是其一[7]

基本信息

简称五代

人口数量三千万(五代末)

所属洲亚洲

首都开封、洛阳

主要民族汉族、沙陀族、南方诸族

主要城市扬州、太原、金陵、成都、福州、广州

主要宗教道教、佛教

政治体制君主制

性质藩镇割据的延续

北方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十国前蜀[8]、后蜀、南吴、南唐、吴越

英文名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领域中国历史

后续国家北宋

十国经历时间902年-979年

五代经历时间907-960年

中文名五代十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