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商

春秋时期儒学文人

卜(bǔ)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汉族,中国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1]

卜商曾在河西(今山东荷泽)从事教育,并且一度担任魏文侯的老师。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弟子[1]

卜商以“文学”著称,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他关注的问题已不是“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因此,子夏发展出一套偏离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卜商

别名卜子夏、卜子

民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507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00年

出生地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

代表作品诗序[2]

身份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2]

主要成就天命论的创始人
孔子著作的传世人[2]
相传诗、春秋等书,均由他传授下来

子夏[2]

所处时代春秋末期晋国

宗教信仰儒学

弟子李悝、吴起、段木干、田子方、公羊高、谷梁赤、禽滑厘、魏文侯(魏斯)

老师孔子[3]

姓氏姒姓卜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