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柴(公元前521年—?),字子高、子羔、子皋,又称季羔。孔子的弟子[1]。
高柴的父亲去世时,高柴守丧三年,三年中不曾露出牙齿笑过,每天都是泪流满面。在陈国教书育人几十年,以高柴书院蒙育乡间学子[1]。
孔子一是说高柴愚,二是高柴学业未成,这是《论语》上仅有的孔子对高柴的评价[1]。
民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521年[1]
本名高柴
所处时代东周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