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畿 (jī)(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官吏及将领,东汉丰乐亭侯。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去世后追赠其为太仆,谥戴侯。
杜畿历官郡功曹、守郑县令,善于断案。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曹操任命他为司空司直,调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曹丕受禅登基后,封杜畿为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后在陶河试航时遇上大风沉没,杜畿淹死,死时六十二岁,曹丕为之涕泣。
唐朝诗人杜甫是杜畿的后人[1]。魏文帝曹丕评价杜畿“昔冥勤其官而水死,稷勤百谷而山死。故尚书仆射杜畿,於孟津试船,遂至覆没,忠之至也。朕甚愍焉。”[2]
中文名杜畿
别名杜伯侯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63年
逝世日期224年
出生地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
身份官吏、将领
主要成就其政绩“常为天下最”
字伯侯
谥号戴侯[3]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追赠太仆
封爵丰乐亭侯
官职护羌校尉、西平太守、尚书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