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语(Hakka),简称客家话、客语,亦称为涯话、新民话、土广东话等,是汉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1],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2]。以梅县话为代表,强势口音是惠阳话。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台湾、四川和湖南部分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美洲的华侨、华裔中也有使用者[2]。
客家语是中国台湾的官方语言之一(法定公事语言)[3]、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之一[4] ,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国际语言代码:ISO 639-3 hak[5]。
据有关学者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亿多客家人[6]。其中约6500万人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 180多个县(市),约1500万人分布在港、澳、台地区,近3000万人分布在世界80余个国家[6]。
中文名客方言
外文名Hakka
语言归类汉藏语系-汉语族
官方语言中国台湾
分布广东、江西、福建、四川、广西、台湾
使用人数约6500万(中国大陆)
别称涯话、新民话、土广东话
法定语言苏里南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