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让
3

辽朝大臣、政治家

韩德让(941年—1011年),汉名耶律隆运,契丹名兴宁·尧哥。出生于辽代世侯大族,辽朝大臣政治家,祖籍河北玉田。

唐朝末期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被契丹人俘虏到辽国为奴,但到了韩德让父亲韩匡嗣时,由于能征惯战,成为辽国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韩德让从小就受到父亲在辽国征战的熏陶,有勇有谋,为辽国立下战功。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病死[1],韩德让与承天皇后萧绰密议,剥夺了觊觎皇位的各路诸侯兵权,立12岁的梁王耶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尊圣宗生母萧绰为皇太后,摄国政。韩德让总理宿卫事,参决大政。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韩德让与萧太后决策,和北宋订立了“澶渊之盟”。之后,韩德让官至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正月,韩德让卒于军中。赠尚书令,谥“文忠”[2]

在电视剧《燕云台》中,韩德让由演员窦骁饰演[3]

基本信息

中文名韩德让

别名耶律隆运(赐名)、兴宁·姚哥(契丹名)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941年(会同四年)[4]

逝世日期1011年4月11日(统和二十九年三月初六日)[5]

身份政治家[6]

主要成就高粱河之战
汉化改革
澶渊之盟
辅佐辽圣宗稳固统治
提拔人才,起用汉官
屡次击退宋军

谥号文忠

所处时代辽朝

爵位昌黎郡公、楚国公、楚国王、齐国王、晋国王

性格稳重、有谋略、喜建功立业

官职南院枢密使[6]、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大丞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