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本名姒鸠浅,别名菼执,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本名姒鸠浅,别名菼执,出生于大越(今浙江绍兴),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前464年在位)。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成为中华民族不惧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越王允常之子[1]。
公元前494年,勾践被吴军大败被迫求和,被释放回越后重用贤臣,卧薪尝胆恢复国力。后来率军灭吴使吴王夫差自尽,会诸侯于徐州并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勾践在位时,忍辱负重,卒灭强吴,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被司马迁誉为“贤”。此外,他还留下了“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等典故。
中文名鸠浅
别名勾践、菼执
民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520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65年
出生地大越(今浙江绍兴)
身份越王
主要成就灭吴国会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称霸中原
陵墓绍兴印山越国王陵
国籍春秋末期(越国)
在位时间前496年—前465年
相关典故卧薪尝胆
妻子雅鱼
儿子与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