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德赞

唐代吐蕃第37任赞普

赤松德赞(742年-797年),又名乞嘌双提赞,也作乞黎苏笼腊赞。唐代吐蕃第37任赞普,公元755年至799年在位。赤德祖赞金城公主之子[1-2]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赤松德赞即位,平定内乱。从天宝十五年始,数次遣使入唐请和,并愿发兵助唐讨击安史叛军。广德元年(763年)遣军攻入长安,旋退,并攻占维、松、保三州。大历十四年(779年)兴建吐蕃第一所寺院桑耶寺,首次在吐蕃剃度僧人,颁布兴佛诏书,令吐蕃臣民崇佛[1-2]

他为吐番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吐蕃人把赤松德赞、松赞干布、赤祖德赞祖孙三人誉为“祖孙三法王”,也称作“吐蕃三法王”[1]

基本信息

中文名赤松德赞

外文名Chisong Dêzain(藏语拼音)

别名墀松德赞、挲悉笼腊赞

民族吐蕃

出生日期742年

逝世日期797年

身份吐蕃第37任赞普

主要成就攻打天竺,夺取西域
被后世尊称为“吐蕃三法王”之一
与寂护、莲花生并称“师君三尊”

陵墓朱日祖囊陵

国籍吐蕃

信仰藏传佛教

在位755年—797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