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

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族(华夏,诸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汉族无论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的精神著称,其历史上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其中农业生产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

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汉族人口数量为1284446389人[1]

基本信息

中文名汉族

外文名the Han nationality

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北美洲

别名华夏族、汉人、炎黄子孙

人口1284446389人(2020年)[1]

语言汉语

方言官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等

文字汉字

信仰祖先崇拜、儒、释、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