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
2

古代官名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朝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此外,越南后黎朝阮朝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唐玄宗时,在崇玄署(管理僧道的官署)置大学士一人,由宰相兼领。唐肃宗时,集贤殿书院置学士,为掌文学著作之官。北宋时设置渐广,多为优礼大臣的官衔。明太祖废宰相,以大学士充顾问。明中叶以后即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1]清代的大学士为最高级的文官,秩正一品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裁[2]。大学士是皇帝的参政顾问和最高幕僚,负责起草诏令及审议奏章,其职权大致与唐朝的中书舍人相当。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权,即唐朝中书舍人的“参议表章”权。内阁大学士的品级低于唐宋的中书舍人,但巅峰之时的权位与唐宋的中书舍人相当。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学士

外文名Senior Secretary

起源唐景龙二年(708年)

相当于唐宋的中书舍人

别名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