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县

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

婺(wù)源县,别称蚺(rán)城,是江西省下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陲,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五县(市)接壤的山区地带,东邻浙江省开化县,西接景德镇市浮梁县,南连德兴市,北界安徽省休宁县,西南与乐平市毗邻。截至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1.19万人[1]。据2023年11月官网显示,地域总面积2967.78平方千米[2],辖16个乡(镇)、1个街道、1个工业园区、212个村(居)委会。曾获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旅游强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荣誉[3-5]

婺源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处中亚热带,具有东亚季风区的特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6];截至2019年,已发现金、煤、灰岩等各种矿产20余种[2]拥有世界仅有的极度濒危鸟种蓝冠噪鹛、世界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3]。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5.73亿元[3]

截至2021年9月,拥有21所小学,17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高中,1所中职院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7]。截至2022年末,婺源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20个;累计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8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1]

婺源县以旧县治清华“地近婺水之源”而得名。西周前属“扬州之域”。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灭越后,划入楚国版图,直至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国灭亡。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古属徽州府。1912年,裁府(徽州府)留县,婺源县直隶安徽省。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复由安徽划归江西,先后属乐平、浮梁专区[8]。自唐至清,婺源县共出进士552人,孕育了南宋理学家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和现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等文化名人[3]

据2023年11月官网显示,婺源县有中国传统村落2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8个、古建筑4100余幢,是徽派建筑大观园。徽剧、傩舞、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以及歙砚、婺源绿茶等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整个县命名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共有江湾景区1个国家5A级景区,拥有大鄣山卧龙谷景区、灵岩洞、文公山等14个4A级景区[2条]

基本信息

中文名婺源县

面积2967.78平方千米[2]

外文名Wuyuan County

人口数量常住人口31.19万人(2022年)[1]

别名蚺城

行政区类别

地区生产总值135.32亿元(2020年)[10]

国家/地区中国江西省上饶市

下辖地区辖1个街道、10个镇、6个乡

政府驻地蚺城街道蚺城路1号

电话区号0793

邮政编码333200

著名景点江岭、江湾、李坑、卧龙谷、灵岩洞、彩虹桥严田古樟

地理位置中国华东

机场黄山机场、景德镇机场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火车站婺源站

方言徽语-祁婺片-婺源话

车牌代码赣E

名人朱熹、江永、詹天佑

民系江浙民系(吴越民系)

行政代码361130

县委书记徐树斌

荣誉“中国最美的乡村”

主要民族汉族

县长王庆辉[1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