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

北魏(386年-534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称王,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后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开始大举改革。

北魏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

基本信息

中文名北魏

国家领袖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

国土面积232万(449年)、223万(497年)

简称

人口数量3500万(神龟年间)

所属洲亚洲

首都平城、洛阳

主要民族汉族、鲜卑族

主要城市洛阳、邺城、平城、蓟县、天水

主要宗教道教、佛教

官方语言中古汉语

货币太和五铢、永安五铢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基本制度均田制、三长制、九品中正制

主要建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开国君主拓跋珪

亡国君主元修

英文名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展开